WFU

2017/8/3

第一針怎麼下? — 應用篇




今天第一位患者是一位阿嬤,尚未坐好就跟你說今天有多不舒服...阿嬤覺得有點中暑,身體悶熱,耳朵發熱,頭暈暈的,眼睛乾澀。

她說整個早上都在拔草,本來是阿公要拔,不過昨天下午阿公滑倒,所以變成阿嬤拔,今天日頭很大,剛好水壺放在機車車廂裡,工作完才喝水,水灌很多杯還是很渴,上午還吹焚風,眼睛吹風一直眨眼。阿嬤故事說完,五分鐘過去,請問第一針下哪?

「第一針怎麼下?」的之前的兩篇文章(主要考量其他考量),我們從四診收集病人的資訊,再透過病性、病位快速分析並結合其他考量找到最有療效的穴位下針,阿嬤早上都在太陽底下工作,脈象有點虛數,眼紅,顴紅,頭暈。第一針要下哪呢?




第一針可以考慮三焦經的液門透中渚,雖然是兩個穴位,但是使用透針。三焦經循行上頭面(病位),而三焦主液為決瀆之官(病性),又暑傷氣、三焦經主氣之所生病,所以挑三焦經著手。

液門,穴名為水液的門戶,也為三焦水穴,又為荥穴、「滎主身熱」,適合阿嬤受暑熱引起的不適;中渚穴為眼疾的特效穴,為三焦木穴,三焦相火,中渚為三焦經母穴,瀉母穴而熱解。

以手部全息元來看,中渚穴接近對應到耳朵的位置;以手腳相對應來說,中渚約略對應足臨泣,泣與澀通,能通澀,對阿嬤的眼、耳都有對應的概念。


結論



是不是每次都能找到最佳穴位呢?


可以,這樣解釋有點牽強,但是每次能想到的第一針都是當時情況下醫師能想到的最佳穴位。當然我們希望能盡量找到符合病性、病位及諸多考量,但不是每次都可以想到的,所以問病史、檢查都要仔細,才能越接近靶心。


是不是每次選穴是不是都有效呢?


就像下棋一樣,可能一開始佈局很保守,才發現對手是個大開大闔的旗手,反而被打得落花流水,這時就要趕快改變戰略。有時候下針後,病患的主要問題才會浮現,面對症狀的變化,也要臨機應變,才能讓每次治療都有效。


第一針下完,然後呢?


第一針下完後再觀察病症的變化,通常下針後可以把問題根源衍生的症狀減輕,真正的問題就會浮現,再針對浮現的問題檢查當成第一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