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5/2

從 Mac 頭控指標雜談病人需求與輔具介入





macOS 在第10.15.4版後加進了頭控指標,相較於眼球追蹤或是搖桿滑鼠等需要附加設備或是安裝額外軟體,macOS提供了一種內建的輸入方式,透過鏡頭,讓有頭部控制能力的病人配合其他臉部動作也可以做到操作滑鼠。

找出這個功能,來自於診間一位腦傷病人,無口語表達,有部分手部動作跟頭部動作,但是有溝通上的需求,卻沒接觸到更適合他的溝通工具,我們找了一些資源,試過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他。

如果想要試用這個功能,可以在「輔助使用」...「指標控制」...「替用控制方式」...「啟用頭控指標」中找到更多設定。可以看以下的影片約 1:10 處,這部影片拍攝者Christopher Hills,一位腦性麻痺,四肢癱瘓的病人,從他的影片頻道,可以看到科技如何幫助他獨立完成影片剪輯的工作。


病人主訴與現實需求


病人來到診間,有時候告訴我們的是希望能治療疼痛、症狀,但是心中真正的需求是功能上的進步,或是完成生病前可以做的某些事,對病人來說,以功能作為治療目標也較有動機。舉例來說,病人對自己手多舉10度、20度不會有感覺,但是能不能自己梳頭就會覺得差很多。治療過程身體生理結構上的進步需要時間,如果能有外在的輔具快速達成治療目標,會讓病人生活較獨立,對治療有信心。

上面提到需要頭控輸入的病人,也是來診間治療其他問題,與家屬討論治療目標後才提到病人可能的真正需求是欠缺溝通方式,有時不是醫生或家屬的問題,而是遇到生病時,我們常習慣著眼在醫療上可見的問題,像是疼痛、身體數值等,但是回到家庭、社會、工作環境才會發現其他問題,像是生活獨立、與社會互動等。

病人能脫離醫院,回到原本的生活,隨病情嚴重程度,對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影響,如果有輔具介入及環境改造,會讓病人銜接過程順利,輔具可以弭平疾病造成的生活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