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12/25

早餐店老闆症狀解讀



 

早餐店老闆的手常常會麻麻,也會覺得手腕關節容易僵硬,轉動不順。顧煎台時間較長,就會出現掌指關節掌側疼痛及腕掌關節酸痛。騎機車來醫院的時候手麻會漸漸嚴重,停紅燈時就會需要甩甩手才能緩解。這篇文章就從症狀特性跟身體檢查來討論背後的臨床思路。


旋前圓肌緊繃


老闆說手腕轉動不順,常發生在每天營業時間結束,打掃,扭抹布的時候會覺得手腕轉不動的感覺。


在醫院伸出兩手時,右手前臂旋後的角度也比左側小。雖然老闆兩手都有使用煎鏟,但是右手是慣用手,切割或是翻炒動作時還是右手為主,反覆的動作造成肌肉緊繃及近端橈尺關節活動度不足,為了達到足夠的旋後角度完成翻掌收錢、扭抹布動作,遠端橈尺關節,手腕關節會代償性的增加旋轉角度,在手腕尺側產生較大張力,扭抹布就會造成不適感。


旋前圓肌因活動肥厚,或局部腫脹,也會有機會壓迫正中神經,常會伴隨前臂疼痛,臨床也可藉由加壓旋前圓肌檢查是否引起神經症狀,老闆在測試過程中沒出現神經學症狀,但是神經長長一條,所有走過的路徑都可能壓迫,研究也發現對同一條神經進行兩處低強度的擠壓比單獨一處擠壓造成的傷害更嚴重。即使老闆沒有因為旋前圓肌緊繃造成明顯神經學症狀,但已引起手腕轉動不適,旋前圓肌還是處置目標之一。


治療

放鬆旋前圓肌,處理肌肉與周圍軟組織活動性,衛教每次工作後要記得放鬆前臂的肌肉。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通過腕隧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腕隧道是由腕骨與屈肌支持帶(flexor retinaculum)構成的空間,裡面除了正中神經還一起擠了9條肌腱。壓迫原因有可能是腕骨的排列出問題(撞擊、外傷),造成腕隧道空間變小,也有可能是肌腱的發炎腫脹(使用過度),或是組織水腫(局部關節炎,全身性水腫)等讓經過腕隧道正中神經受到擠壓。





工作者反覆性手部操作、長時間手腕用力或手腕呈現不自然姿勢工作容易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像是早餐店老闆長時間顧煎台,手把太小要用力握,蛋餅喜歡煎到恰恰(赤赤),要用力下壓切蛋餅,這些就是老闆手麻的原因。

甩甩手可以緩解手麻,是許多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共同的經驗。如果手麻可以藉由甩手(像原子筆沒水般的甩動)緩解,這個徵象被稱為Flick sign,是檢測腕隧道症候很有效的測試(敏感度93%, 特異度96%)。


拇指腕掌關節炎


腕掌關節,又稱為基底關節(basal joint),因其關節面結構及關節活動度,是手部很容易受傷的關節;基底關節炎也是許多徒手治療從業人員常見的職業傷害。

基底關節炎與腕隧道症候群有高度的相關性,有研究統計有4成的基底關節炎患者同時也有腕隧道症候群,研究人員認為引起這兩種疾病的工作類型都是手部操作相近之外,基底關節炎常會造成骨骼排列問題,進而壓迫腕隧道空間,基底關節腫脹也會導致腕隧道變小,關節發炎物質的擴散也可能直接影響在旁的肌腱滑膜。

腕隧道症候群壓迫神經也會造成掌內肌無力,肌肉無力也容易造成關節不穩定而過度受力,增加基底關節炎嚴重度。老闆除了腕隧道症候群,在基底關節也有疼痛與部分活動度受限。

治療

了解腕隧道症候群及基底關節炎的成因就可以依照治療方向,給予不同的治療策略。


  1. 骨頭排列:針灸可以選跟骨有關的穴位,「膽主骨所生病」,選對側膽經的陽陵泉、絕骨,同時「筋會陽陵泉」也可以處理緊繃的前臂肌肉,再配合手法治療。

  2. 肌腱發炎:選穴以清熱為主,可以選擇同側的曲池、尺澤、曲澤等,與水有關的穴位多有清熱的功效,尺澤與曲澤也是合水穴。手三里、郄門等可以放鬆前臂的伸肌屈肌,放鬆肌肉的手法也會減少肌腱發炎。

  3. 組織腫脹:如果是全身系統性的問題,除了針對原本系統性疾病的病因下針,還可以加上血海、三陰交、消濼、二間等穴位。


衛教調整工作量、工作方式、調整工具,清淡飲食,拉筋,按摩,手部運動等。


參考資料:

Florack, T. M., Miller, R. J., Pellegrini, V. D., Burton, R. I., & Dunn, M. G. (1992). The prevalence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basal joint arthritis of the thumb.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17(4), 624–630. https://doi.org/10.1016/0363-5023(92)90305-9

Meyer, P., Lintingre, P. F., Pesquer, L., Poussange, N., Silvestre, A., & Dallaudière, B. (2018). The Median Nerve at the Carpal Tunnel … and Elsewhere. Journal of the Belgian Society of Radiology, 102(1), 17. https://doi.org/10.5334/jbsr.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