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1/17

媽媽手?





一位阿姨來到診間,我開口問:「哪裡不舒服?」。
阿姨一邊比著右手腕,一邊急著說:「我這邊媽媽手很久了,我以前老三生完也有發生過,後來有看醫生有比較好,現在很不舒服。」

我存疑地說到:「媽媽手?我看一下喔。」
阿姨聽到我的懷疑口氣,立刻做出了最常用的  Eichhoff's test 動作,一直表演給我看,跟我說:「這樣就痛啊!跟以前痛的一樣,醫生都說我是媽媽手。」


回顧病史與理學檢查


我請阿姨讓我做檢查並回顧病史。阿姨的老三已經讀高中了,在他就讀國小國中期間,阿姨沒有發生類似的手腕痛;阿姨這次疼痛發生大概是三個月前後開始出現,休息好像比較好,最近兩週又開始發作,痛到受不了才來看醫生。

詢問阿姨工作與日常活動,平常在市場賣魚,已經賣很久了,之前都沒有痛過,但是她有回想起在刮魚鱗的時候曾經發生類似的疼痛感。

再請阿姨回想三個月前,大約在11 月時,有發生甚麼特別的事。阿姨說這次烏魚產季開始的時候漁獲多,價錢便宜,賣滿多的,烏魚魚鱗比較硬,好像那時候就痛了,後來去診所打針就不痛了。

再詢問阿姨最近兩週有沒有特別的活動,她說有去拔蘿蔔(註),問他是用塑膠袋還是肥料袋,她說是肥料袋,好像真的是拔完蘿蔔,拖了幾袋後就開始痛起來了。

阿姨右手腕橈側有壓痛點,Eichhoff's test 也是陽性,慣用手右手前臂的肌肉整體是較左手緊繃。請阿姨自然伸出兩手比較時,右手腕關節明顯比左側呈現尺偏。請她做出時橈尺偏動作時,雖然兩手幅度接近,但是右手大概是橈偏10度-尺偏40度,左手則是橈偏20度-尺偏30度。被動活動右手腕時,右手旋後角度較左側小,右手腕關節做出橈偏動作的終端感覺是骨對骨堅硬的感覺,左手腕橈偏終端感覺則像是堅韌感。




治療


  • 針灸對側曲池、手三里放鬆肩部肌肉、對側足三里、陽陵泉放鬆手肘附近肌肉。
  • 放鬆右手旋前圓肌,鬆動右手近端橈尺關節。
  • 關節鬆動:手腕關節延前臂軸向牽引,做出被動橈偏時加上對近端腕骨做尺側滑動。


因為腕骨的形狀,手腕關節橈偏時,近端腕骨會往尺側滑動

衛教


  • 工作後肌肉拉筋、按摩、放鬆、手部肌肉訓練。
  • 減量手腕工作負荷量(如:忙碌時找人幫忙;在工作中插入休息時間,每次處理一定量的魚就休息數分鐘;以手肘彎曲伸直取代橈尺偏的手腕動作;提重物分數次完成;注意手部姿勢)

治療後阿姨手腕的疼痛大致緩解,扭毛巾不會有疼痛感,也可以手掌撐床鋪,阿姨也覺得握力回來了,Eichhoff's test 剩下緊繃感。

曾經遇過幾例同樣情況的病人,大多是不熟悉、大量的手部操作工作,伴隨長時間維持在尺偏角度的動作,像是臨時工去山上砍竹子,剛應徵去工廠幫忙拿柴刀劈木頭,而阿姨則是先刮魚鱗埋下病根,搬蘿蔔後發作。

這類型病人就診症狀與媽媽手有些類似,但會出現關節活動度受限,關節內活動度不足等,推測在工作時手部重複做出尺偏動作,加上連續衝擊,造成腕骨卡在尺偏位置。病人常敘述剛開始工作越來越痛,但工作忙碌,再撐一下就不痛,等到休息時才痛到受不了。

如果關節卡住,無法回到自然的位置,肌肉無法在良好長度下收縮,會出現肌力不足,甚至誘發疼痛,這時還原關節活動度,放鬆肌肉就可以緩解症狀。



手腕活動時,骨頭除了轉動外,還有許多滑動動作

註:拔蘿蔔相關細節對診斷非常重要,問是「塑膠袋裝還是肥料袋裝?」或是問「煮湯還做菜脯?」就可以知道病人大概拔了多少。塑膠袋裝通常是少量,大量裝袋最常用就是肥料袋,量大通常代表病人可能連續彎腰拔了一段較長時間,肥料袋在搬運過程如果不是用抱的或扛的,用兩手硬抓會讓手腕做出過多的尺偏動作。如果病人打算做菜脯,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清洗與晾曬,清洗通常是坐矮板凳,持續一兩小時向前彎腰清洗;之後還需晾曬,平鋪跟翻面也是連續彎腰的動作,很難不出現腰痠背痛。進食大量蘿蔔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手部、腰背、腸胃一系列的症狀大概可以稱為「拔蘿蔔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