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3/20

複雜的問題,答案有時很簡單





收到病人傳來的好消息,想到剛就診時的場景。

大學生來到診間,抱怨右上臂外側的灼熱感,灼熱感已經困擾他幾年了。他是田賽投擲項目的選手,以鉛球為主,右手是他的慣用手。 

高中重訓後容易出現右上臂三頭肌緊繃感,上臂外側灼熱感也是高中時候開始發作,一開始還不太明顯,偶而出現;大學練習鉛球後加劇,現在每天都會有灼熱感,熱身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但是休息後,睡一覺起來又會隱隱出現。

大學生看起來稍微圓肩,頸胸椎後突較明顯,檢查時發現胸椎活動度受限,右側肩周的肌肉緊繃,轉頭看向左側時灼熱感較減,局部按壓頸椎或胸椎脊突時會加重灼熱感。治療多以肌肉放鬆,調整結構為目標,治療反應很好,隨著治療,灼熱感發作的程度與頻率都會下降,但是一直無法完全擺脫。

症狀沒有完全解除,有可能代表病因沒被移除,再次跟同學討論發作狀況,我們逐漸聚焦在睡覺過程。因為睡眠時肌肉通常是放鬆,張力較低,除非組織在睡眠時受力造成疼痛,不然休息後通常是能緩解症狀。

我們討論了枕頭高度,正躺與側躺的姿勢,睡前活動等都沒有發現問題,同學突然跟我說,從高中開始訓練很累後,他會趴著睡。

趴睡的問題在於趴睡時脖子轉向一側,而且通常是固定方向,長期容易影響頸椎、肩關節的肌肉、韌帶、關節等,造成肩頸痠痛,甚至頸椎疾病。

我跟他約定平躺或側睡一兩周當作實驗,觀察症狀有沒有改善,前幾天還不明顯,大概一星期後症狀已經緩解,灼熱感也逐漸消失。

習慣或姿勢造成疼痛的問題,在臨床上很常見,找到確切病因就能解決問題,許多時候是病人不知道其中關聯性,或不以為意,就會需要醫生跟病人討論生活與工作模式,找出可能破綻。

不僅是筋骨痠痛病人如此,也有病人抱怨腸胃很差,稍微吃東西就胃酸逆流,脹氣,打嗝。仔細詢問都會有吃太快,吃太多、吃太重口味的通病,但是病人可能不會覺得有問題,醫生在詢問時就要深入一點。像是進食速度,可能要問一個便當吃多久,還要問牙齒好不好;進食份量就要問通常吃幾碗,會不會撿菜尾;吃重口味就可能要問冰箱有沒有辣椒,吃東西有沒有一定要配辣椒醬等。

複雜的問題,答案有時很簡單,但是病人要有覺知自己的生活習慣,並願意花時間解決,配合醫療人員仔細衛教,找出問題,就可以讓症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