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來跟診的學生,我最常問:「來跟診想看什麼?」同學回答大致有個趨勢,低年級同學想了解基礎的經絡應用、中藥方劑等;高年級同學則想看臨床應用與看診模式。
提問目的是希望同學找到跟診期間的學習目標,目標能提供方向、動機和目的,讓同學在跟診期間聚焦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上,也會提醒我在治療過程中讓同學易於觀察或學習。
同學在離開前都會寫感謝卡,有人會寫下感謝指導或是謝謝分享經驗等文字,但我更期待同學寫出內化後的內容及將來如何應用,像是:
「讓我體會如何將經絡理論應用於人體,了解之後如何實踐」,
「感謝提醒臨床除了生理上的問題,還要注意心理的需求」,
「學到專注醫學領域之外,還要思考未來開業或看診模式」。
這類文字會讓我感受對同學的助益或影響,感謝卡對非教學醫院,無正式記錄的醫師來說,應該是唯一的門診教學證明與鼓勵。
我也要感謝所有病人,雖然可以選擇是否同意跟診,但大部份病人都願意讓同學有學習機會。也謝謝拒絕的病人,讓同學知道「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徵求同意,尊重病人與醫療隱私的重要性。
一位大哥看到同學時,開玩笑說「出現這麼多穿白袍的,阿嬤會不會嚇到?」事實上,阿嬤通常不會嚇到,如果同學願意與阿嬤聊天,阿嬤詳述她的病史,然後交待同學要認真讀書。
感謝病人願意讓跟診學生參與治療過程,提供學生寶貴的見習經驗,讓學生的專業有所成長,促進醫學教育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