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6/4

意向





意向(Intention),意思是「有方向性的意念」。

意向在治療過程中有時候是助力,有時反而是阻力,分享兩個跟意向有關的經驗。


治療過程要懷著意向


臨床上觀察,針灸治療已下針數個穴位,可能是通經上的組合,但是卻沒有組合的效果,等到再次動針後治療效果才出現。

舉例來說,頭痛病人已經扎了手陽明的合谷,足厥陰的太衝後,在後續過程覺得肌肉鬆散想要針一組「陽明厥陰為闔」處理,只要有意念的去動一下合谷跟太衝的針,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就會出來了。


不要懷著太強的意向


另一個體會,治療過程中想讓穴位產生反應,會加強行針,有時不管怎樣提插捻轉始終無法得氣。把針提出來一點,有時候是下針的速度太快,錯過了最佳的深度;再看一次全局,如果穴位、四診都無錯誤,把意念向後退一步,不帶有過強意念的把針再送進去,往往就會有效。

由上面兩個經驗可知道懷著意向治療,效果才會出來;但意向太強治療效果反而不佳。


治療過程要懷著甚麼意向呢?


知道每個手段的目標,針下的感覺,針在人體的深度,目標經絡,隨時觀測人體的反應,但不要過度期待病人有甚麼變化,因為病人跟醫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強迫命令病人的身體,要尊重病人的身體,給予足夠時間讓身體療癒。

簡單來說,了解自己要做甚麼在做甚麼能做甚麼,但像個第三者見證人體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