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5/20

治療者的手





手部疼痛是很多徒手治療工作者常遇到的問題,我看過有些治療者的手,關節已經稍稍變形,有的大拇指關節腫脹,有些指節旋轉;有些傷科師傅的手、手指、手掌黃黃的,好像不用靠近也可以聞到藥洗味道;即使是針灸為主的中醫師,也常可以在拇指食指的指節發現旋轉的張力。

手指關節過度使用造成的關節炎、關節疼痛常會影響治療師職業壽命,或是必須調整徒手技術。一些經驗分享,希望能對治療者有幫助。


調整手指施力方式


減少不穩定的關節過度受力,如果大拇指指間關節過度柔軟,常會造成過度施力,甚至原本以指尖操作的技巧,變為由指間關節面受力,長期下來容易出現關節疼痛。

一系列研究比較了以拇指做垂直下壓技巧的三種手勢,由左至右分別為手指懸空,手指支撐,食指支撐指間關節,發現在食指支撐指間關節時肌肉負擔較少,也能有較大施力。治療者在執行治療時,應注意關節角度與施力方向




使用更多肢體進行治療


如果治療常捏法、揉法、拿法、按揉肌肉、點壓穴道等,常使用大拇指、手指出力,長期下來手指關節容易受傷,透過使用手臂其他部位,分散使用次數,減少手指關節耗損,延長工作壽命。

可以參考影片,Art Riggis 是一位從1988年就在從事徒手治療的治療師,他治療時也會針對不同部位或目的,使用指腹、指節、虛拳、前臂、手肘等(fingers, knuckles, fist, forearms, and elbows)。我記得老師上課時有說要把拇指留給脊椎操作,以不同的肢體處理不同部位的身體。除了使用不同肢體外,老師也會要求治療者操作過程中,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姿勢,有沒有善用全身力量,身體有沒有處於容易受傷的姿勢。




使用工具


軟組織治療有很多工具可以選擇,以前有長輩會說:「千萬不要用OOO,不然別人就會把你當成XXX。」或者聽過前輩說:「OOO一定不好,千萬不能使用。」我目前個人看法是參考就好,可能長輩或前輩有些不良經驗,或是要仔細問清楚不適用的理由。

有些人會覺得某些工具可以治療百病,我目前也是覺得參考就好,以過去很熱門的拍打系列,拍痧棒、拍打棒、拍板、愛的小手等,許多病人來看診的時候身上青一塊、紅一塊,我都想打「113」保護專線。

假如治療者了解目前手上工具的特性治療原理,並確保病人安全,適當應用在相對應的疾病、症狀、組織,讓病人得到治療,而這些工具能結合在治療過程,也可以減輕治療者手的負擔,那就是好的治療工具。


訓練指力


實習時,姜禮樞醫師中醫傷科教學時,教導一種練習指力的方式:「抓米」,姜醫師抓米的重點跟太極拳很像,身體「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其他還有「只做抓米一件事」、「抓完左手換右手」、「不要插米」等。

後來再次看到抓米訓練是運動新聞「林書豪練球秘招曝光 手插米桶練指力」,看訓練影片應該不是單純插米,而是在利用米的重量,在米中做手掌抓握、推開、手指手腕旋轉等動作。

我對抓米的理解如下,一開始的抓米比較像是掌內肌群的鍛鍊,隨著時間拉長,肌肉疲乏後,前臂肌肉開始調整出力模式,會練習到平常沒注意到的肌肉。而大量重複的動作讓肌肉學會有次序的發力,關節會習慣均勻分散受力。

隨著多次抓米,手掌抓米動作穩定後,會注意到手肘、肩膀有沒有緊繃,身體有沒有過度使力,重心有沒有偏移。這些身體記憶在臨床治療時就會發生效果,手指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操作,注意手指有沒有過度伸直,肘、肩關節有沒有過度用力,有沒有善用身體力學等。

手指有力,或是說手指有「勁」,有個明顯的好處,觸覺會變敏感,當需要處理深層組織時,手指可以在深入組織時還能有比較好的觸覺,在治療腹部、臀部時能分清楚手下的感覺;在需要牽引肢體的組織時,也比較能分清楚帶動到何種程度。

抓了一陣子米之後,糙米會被磨得有點光滑,如果保存不好或環境濕氣比較重,還有可能發霉,就要換一批新的;最困擾我的是被磨到很細的糙米粉,每次打開米箱都會覺得鼻子癢癢。有一次摸到兒童遊樂場的塑膠沙時,很順手的就抓了起來,塑膠沙比米粒稍大一點,抓起來的手感接近,阻力感比較小,細粉感覺比較少,我目前是使用塑膠沙當成訓練。




曾有人問我會不會建議一定要練習?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手指手掌比較無力,手指容易受傷,也找不到解決的方式,可以試試看抓米。


結論


總結來說,醫療者避免疼痛方式大致與衛教疼痛病人的概念相同,調整施力方式注意姿勢使用工具運動訓練等。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其他方向,像是治療思維改變,有些技術會希望不要過度用力,或是在治療融入其他不需太多指力的技術。